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梅县的客家人过春节有什么习俗?
1、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延续到谷雨前后,约一个月左右。先醮众墓后醮家墓。立夏过后扫墓则称“祭野鬼”。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前几日,以竹叶包糯米做粽子,亲友互赠。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用“药把水”洗浴,以桃树枝挂门首以避邪等。 入伏:城乡许多人家熬“仙人冻”吃。
2、多数人只在那天加菜,而没明显过七月半祭亡魂的习惯。 作福 “作福”对松口客家地区的老百姓来说,是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是善男信女祈祷神明保佑的一种习俗。 作福的名目和时间,有一村或一姓特有的,但时间都有固定,一般在农历八月初三,每年如期举行。
3、☆清明:客家的扫墓习俗通常从春分开始,清明时达到高潮。☆端午:客家地区普遍称为五月节,主要活动是吃粽子、饮雄黄酒和观看龙舟赛。☆七月节:也称作鬼节。☆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传统习俗包括吃月饼和赏月。☆重阳节:客家人称之为“九月节”。
4、“百节年为首”,客家人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5、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二起开始活动。 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 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 过年的各种习俗便是让年味变得更加的强烈,习俗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年里最有意义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