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期间的特色民俗是什么
1、正月十三,在搭好灯棚上挂上花灯,有“十十四神看灯,十十六人看灯,十十八鬼看灯”的说法。正月十四,是“临水娘娘”的诞辰。相传这位女神为保护妇幼屡建奇功,在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的百姓,选择在这天举行祭祀仪式。
2、分给孩子,在娘家吃午饭,但晚饭前一定要回婆家。(2) 女孩回家后,如果家里有外甥,阿姨就得再付钱,虽然她已经在大年初一把它送到除夕了,但这次意义不同。潮汕人把这种习俗称为“日食”。顾名思义,这只是午餐。我女儿晚饭前得回婆婆家。据占书讲,正月二是狗日。
3、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年俗活动是:拜神 春节前后,古人要拜的神是很多的,包括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拜灶王爷、除夕夜拜福禄寿三神、年初二或初五拜财神、年初八拜太岁、年初九拜玉皇大帝等等。当然,比拜神还重要的是,要祭拜祖先,他们才是家里最重要的大神,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
4、在福州,春节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几乎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庆祝活动。闽江学院历史系副主任薛菁教授是研究闽都文化内涵及其历史传承的学者,他解释说,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三)是祭灶节,这一天是民间祭祀灶神的日子。